首页 迷失在康熙末年 下章
第四百一十一章 皇帝心理创伤学
 一听到康熙要他渡海四万里赴罗马,熊赐履不大恐,一个蒜头栽葱晕倒在地。

 罗马究竟在哪里?只晓得天圆地方**顶天的老先生并不知道,但他晓得北京到越南支那国的距离,是七千多里,也就是说,人家触犯君威,最多放一个中国远,自己却要“遣使”六个中国远!从这一点看来,当只是威胁要把他儿子弄去海贸的凌啸,和康熙一比较,还真的算不上穷凶极恶。这如何不让他昏死过去?

 其实,中国的海船能不能经得住远洋风暴倒是其次,关键是,到罗马的海路,不是中国海、印度洋、非洲好望角、大西洋就算完了的,还要入直布罗陀海峡进地中海,还有泛滥成灾的爪哇海盗那样的海上强梁,不过,好在他和凌啸不合,要不然凌啸会告诉他这些,那样的话,熊赐履就不是昏死这么幸福了,至少也得来个当场心肌梗

 和李光地齐名的理学大师,就这样被康熙给“遣使”了,再也没有谁做仗马之鸣。

 谁都晓得,这个真,说白了就是鼓吹禽兽般的贪婪,可大家都是学的官场人,哪能看不出康熙的阴险狡诈之所在,他的所有论述,都是顶着“满族真”的名头,当场反对他,就是反对满洲当龙兴的理由,下场不会比熊赐履好多少!

 一时间,沉默更甚。不在沉默中爆发。就在沉默中消亡。

 皇上这是怎么啦?又乖张又戾气!佟国维看着康熙地洋洋自得,看着康熙回到宝座睨视群臣的模样,忽地觉得心中一阵翻腾,颇有一些想当董仲舒的冲动。

 他想在沉默中爆发!

 作为经史子集读的满人宰相,佟国维知道,当年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。不是没有理由的。刘邦以一个大的无赖当了皇帝,刘彻害怕天下人群起效仿,贪图帝位造反成风,这才看中了儒家地天人感应和君臣名分学说。这学说虽不能阻止每朝每代末世的军阀私心,但却在长久的大部分时间内,保证了黔首的温顺,难道学究古今的康熙忘记了这一点?在满洲子弟中提倡真,那可以保持旗人子弟的狼锐气,佟国维并不反对,可要是搞得汉人也觉悟了。列祖列宗打下来的江山,可就危险了!

 也许您康熙皇帝在世没人敢反,但下一代呢?下下一代呢?

 这位已去掉了太国丈名义的国丈,心中虽是这么想,但胆子却不能配合见识。他可不想儿子刚进上书房,老子就很快被撵出,无奈之下,只好在满族精英中搜寻愣头青,看有没有人再挑头当炮灰。可惜的是。愣头青不懂这其中的道道,懂道道地呢,又绝不会是当炮灰的愣头青!失望中的佟国维。无意间把目光投向了凌啸,不看还好,一看之下,竟是心中狂喜,凌啸居然也和自己一样瞪大眼睛看着康熙!难道…难道当朝第一功臣的太子太师驸马爷,也不满康熙皇帝的偏颇吗?!

 不过很快,佟国维地狂喜,就变成了恐惧,赶紧收回了眼光。生怕和凌啸的眼神相对。

 开什么玩笑!自己可以把别人当成炮灰和马前卒,但在凌啸面前一比,也就只配给他当炮灰和马前卒了!谏议成功了,凌啸收名得利,自己圣眷受损,谏议失败了,凌啸安然无事,自己倒霉受罚。当老子傻啊!

 凌啸却不晓得佟国维在一瞬间有那么多考虑,他也意识到了佟国维的那点忧虑。但凌啸却决不是为满清忧虑,身为具有大民族大国家观念的未来人,凌啸只会康熙的张扬真,不过,凌啸也弄不懂,康熙那样一个读史书地人,为何会忽视掉“真”对未来满汉关系的深刻影响?!

 他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之中。

 忽然,尹泰忍不住轻咳了一声,引得众人瞩目。

 如一道闪电划过夜空,凌啸眼看这尹泰,心中一片明空澄净,恍然大悟起来。他又发现了康熙地另外一个巨大的变化──达观!

 尹泰刚才说康熙在一旁看着雍正如何如何的话,不让凌啸想起了明朝的英宗皇帝!

 这个前八年昏庸无道的皇帝,在土木堡之变后丢了帝位,被软在一旁看弟弟呼风唤雨,复辟成功后,却一改以前的昏庸,后八年励图治勤于政务,这种转变,是历史学上的一个经典心理分析案例,连外国人的心理学著作都有引用此事的呢。小楼昨夜又东风,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。雕栏玉砌应尤在,只是朱颜改!陈后主一词道尽皇帝心理创伤学地真谛。

 想必,康熙皇帝在戊寅之变中,也是有着和英宗一样的感触感悟。一个皇帝眼睁睁看着别人呼风唤雨,却无论是认可还是反对,都无能为力,那种心灵上的震撼和感悟,定是强烈到寻常人都无法理解的地步!只不过,英宗是痛改前非,珍惜后八年,而康熙,则是眼看着自己创的盛世被糟蹋,备受那种无能为力感觉的煎熬罢了。

 这,还是康熙活着,能铁血复辟扭转乾坤,那么,康熙不会想不到,如果自己有一真成为了在天之灵,那就更加的无能为力了。循着康熙的这种感悟心路引申开去,结合秦始皇万世之谋却二世而终的史实,康熙定会前所未有地明白到:有生必有死,有盛必有衰,富不过三代,穷也不过三代,儿孙自有儿孙福,莫为儿孙作马牛。

 嚣嚣张张活一生,痛痛快快走一遭!

 康熙皇帝…竟是连满族江山地未来都想开了!

 ****

 明白过此节。看着康熙大马金刀地睨视群臣,凌啸在那里喜不自。管他康熙这么干是不是只顾自身快活的“自私”管他康熙将来会不会因为阶级局限而止步,凌啸只知道一点,康熙已经到了为超越不择手段的地步,第一步跨得是这么不枉自己冀望一场。

 凌啸都恨不得给雍正磕上百个响头了。胤禛兄。你果真是牛人!活着未必能给中国作多大贡献,这濒死一搏的戊寅之变,却让中国曙光初绽,也称得上是“死有轻于鸿,或重于泰山”中的泰山了,至少,你催化活了我的老泰山,I服了YOU!

 但很快,凌啸就发现,他现在还有要佩服地人。凌啸向来就是朝会的焦点。他今天的一言不发,已是引起了别人的警觉和怀疑:这样一个没事都要肇事的搅事混子,今天为何如此老实,既不出言反对,也不歌功颂德。一定有阴谋!

 士大夫们不是傻瓜,沉默,也并不是思想停顿。纵观凌啸崛起后的所作所为,彩票、纺纱、香胰、海贸和优饷治军,哪一样不是纸醉金、物?!这厮从一出现。就无时无刻不散发着铜臭味道!皇帝提倡真,说到底,不是给凌啸的行动正名是什么?

 事关国策大计。凌啸的六毒驸马之名,也吓不住人了,尤其是优游醒转过来的熊赐履,深知老骨头很难得住四万里海上飘摇的他,死猪不怕开水烫,竟是从地上一个老牛翻身,哭喊道“…皇上…嗷呜…老臣临去前有一言如鲠在喉,不吐不快。驸马爷功勋卓著是不假。可皇上您也不能什么事情都听他啜撺。驸马爷身为太子太师,却是不教谕雍逆忠孝之道,一味以什么皇子贡献榜等利益相惑,方未能遏止戊寅之变惨剧!可见,君子重义不重利,乃是颠扑不破地真理…呜呜,他以商治军,在湖广尚可,以军治省,在浙闽尚可,要是全国都这么干,皇上,您这不是要烧掉孔庙是什么?!难道,汉之张祸、唐之黄祸,明之闯祸之后,我大清朝要来一个凌祸不成?!”

 ~~嗡!…“凌祸”?!

 熊赐履对着尚属老实的凌啸开炮,一下子惊呆了百官,备受鼓舞者有之,隔岸观火者有之,心觉不妥者更有之!

 两江总督于成龙刚被解除软调查,列席上殿冷眼旁观,此刻听着熊赐履的话,心中是举双手赞成的。可他毕竟是被凌啸盘得死去活来的人,在凌啸手下吃亏吃得聪明了,一听熊赐履盖了个天大地帽子给凌啸,就知道不好,你这是指责到皇帝身上去了,皇帝岂能容你?!

 凌啸更是不大愤,这真是闭门家中坐疯狗来咬我!自己看在熊赐履是湖北孝感人的老乡情分上,也没有真的拿他儿子去出海,前天论战更没有落井下石,谁知道这厮完全是老乡见老乡,背后来一,瞧这光景,竟是要把自己往死里面推了!

 现在自己都被疯狗咬,下野之后还得了?!凌啸当即冷哼一声“熊大人,我的太子太师是兼职的,三个月中还要抗衡五国之战,戊寅之变就爆发了。哼,你在南书房当了十年地专职太子少师,皇四子被你教谕得培不正,我都是凌祸,那你岂不是熊货?!”

 一言既出,满殿哄笑。连于成龙这样古板的人也不得不承认,熊赐履至少胆是熊胆!

 康熙却没有笑,脸色越来越差,就着熊赐履的话股一歪,板脸道“徒不教,师之过。着将熊赐履革职充军宁古塔…念及其年事已高,且夙往多有赞言,命其长子代行。凌啸任太子太师殊无建树,且居功自傲,抗朕恩旨,着革去顶戴花翎,回府思过!”

 大殿上一下子鸦雀无声起来。?什么?,一句凌祸,六毒驸马就倒了?!

 “臣谢主隆恩!”熊赐履猛地在地上磕了一个头,抬起来已是鲜血满面,神态间却是傲然四顾,那份和六毒驸马“同归于革”地得意,谁都看得出来。

 凌啸盯着熊赐履心中充满了强烈的恨意。他不是于成龙,所以知道康熙为何变,也知道熊赐履在得意什么!

 “凌祸”这个概念一提出,自己就不再是康熙的宠臣这么简单了,而是天下读书人的公敌!康熙和自己约定好的混淆之计,也变得扑朔离前途难测起来。

 读书人,哪怕是迂腐的读书人,也毒啊!  m.5Xxs.CC
上章 迷失在康熙末年 下章